中華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官方網站
                  中華文化促進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告 >> 正文
                    分享到:

                    繁榮文化藝術 推動公益發展

                          由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高層藝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主辦,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慈海福萬家基金、北京大陸魅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高端藝術事業發展峰會”于2014年11月22日14:30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隆重舉行。第十屆全國政政協副主席李蒙、第十屆政協常委江家福、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唐鐵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副校長許志功、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占群、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繆力、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高層藝術研究院秘書長王為鋒、著名青年評書家、作家王封臣、甲骨文著名書法家聶全貞、原國家信用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項目數據分析師肖連生、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慈海福萬家基金執行主任劉國彥等,出席峰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對高端藝術事業發展及公益慈善事業作出貢獻的黨政軍界領導,藝術家,社會各界人士。

                          此次活動是為促進文化藝術與公益慈善事業的結合與發展,使民族文化精髓與公益慈善發展理念融為一體, 從而豐富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塑造企業文化。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之路,將以中國文化復興為目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打破傳統慈善公益模式,依據當前我國民間慈善公益捐贈方式單一,呈現“冷清”現象,峰會首創“繁榮文化藝術、推動公益發展”文化藝術事業與公益慈善事業緊密結合的新模式。

                           在舉國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構想時,10月15日,習主席又親自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倳浾驹诿褡鍙团d的歷史高度,腳踏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厚土之上,以人類文明的國際視角和為人民的鮮明立場,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中華文化的繁榮和興盛!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以中國精神鑄就民族之魂。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指導,順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為增強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探索高端藝術與慈善公益相結合的路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文化藝術對于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這是文藝的使命,更是文藝的價值。從我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雖履險而能如夷,經百折而猶向前,其重要的原因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攻堅克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正如總書記所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庇纱丝闯觯何幕敲褡迳婧桶l展的主要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樣,公益慈善事業是人們自愿的拿出自己的財富通,通過公益機構向需要的人群捐贈,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被我們稱為社會第三次分配。他是弘揚人性善良、推動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的事業,我們說,好的文藝作品是弘揚真善美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傳播慈善公益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一首好的公益歌曲,一個感人的公益廣告,一本勾勒普通人生命軌跡的圖書,一部弘揚人性美的影片,都會感動人,鼓舞人?!拔淖內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文藝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中國的慈善事業剛剛起步,需要優秀的文藝作品的引領,讓企業家和百姓都知道人人可公益,時時可公益。讓廣大的民眾在公益體驗和實踐中享受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讓公益慈善理念薪火相傳,公益慈善文化弘揚光大。

                           二、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厚的沃土良田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這標志著我國的改革已經從經濟改革向社會體制改革過渡。社會建設與社會改革工作有了全新的方向,這一理念轉型,實現了慈善力量和社會治理的有機結合。促進了社會治理模式的興起,公益慈善組織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截至到目前統計,我國的社會組織總數已突破了55萬個,基金會突破了四千家,其中非公募基金會超過了2000家。從業人員已接近1500萬人。社會組織的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已成為政府職能轉移的主要承接者,社會政策的主要執行者和社會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從而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為社會文明水平的新標志??梢哉f,我國的公益慈善事業發生了和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推動教育公平,實現大病救助,關愛失智失能老人,改善弱勢群體的生存環境,扶危濟困、促進社會和諧做了大量的工作,創造了“希望工程”、“春蕾計劃”、“母親水窖”、“愛心包裹”、“免費午餐”等許許多多的膾炙人口的公益品牌。李連杰的“壹基金”、王菲的“嫣然基金”和“韓紅愛心慈善基金”也都在慈善公益領域做出了很大貢獻。冰桶行動就是新浪公益聯合我們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開展的公益項目。不難看出這其中有多少感天動地的人和事?又有多少公益趣聞?這一切為我們廣大的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多么生動的鮮活的素材?大家知道優秀的文藝作品,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我們希望,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深深地融入百姓的生活,關注普通人的順境和逆境,關心他們的夢想和期望,洞察他們的愛與恨,體味他們的生存與拼搏,用你們的創作勾勒出時代人物的生命軌跡,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在文藝作品中受到啟迪,獲得教育。近日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通過文化藝術形式講好中國公益慈善的故事,既是對中國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優秀文化的弘揚,也是對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時代精神的頌揚!

                          三、文藝作品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能有效地推進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文化藝術作品具有雙重屬性,既是精神作品,也會產生社會價值,又具有產業屬性,能產生市場價值。文藝作品對于推動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和由此產生的社會價值毋庸置疑,它的社會價值將鼓舞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創作出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盛世收藏,藏富于民。很多愛心企業家和社會愛心人士,愿意用多余的財富購買這些精品。公益拍賣可以使藝術品增值,因為這其中既飽含著創作者的愛心,又添加了收藏者的善念!

                      除了藝術品變現支持公益,也有為公益捐贈著作者稿費。2013年1月,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捐贈全部著作版稅,用2000萬原始金設立了實事助學基金會,以扶貧濟困、助學育人為宗旨,至九月份又捐助了398萬元,用于對貧困山區孩子們的資助。

                           據統計,2013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量接近1000億元,較2012年捐贈817億元上升22.4%。我們說公益拍賣是募集資金的重要手段,當然還有藝術家公益演出的門票捐贈、作家的作品包括圖書和音像制品的捐贈等多種形式,還有藝術家個人的捐贈。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在社會捐助中公益購買有著極大的空間!

                          慈善是什么?《辭源》上說是"仁慈善良";藝術是什么?榮格說"藝術不能是太個人化的東西,只有超越了個人的層次而引起群體在心靈上的共鳴,才能稱其為藝術"。所以,加入藝術內涵的慈善行為,為人格信仰建立榮耀的精神支撐,也正是主辦方的真誠初衷。

                      慈善,是一種"心"的文化,是社會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慈善文化與高雅藝術一樣,起著塑造人性德行、內在"真善"的積極作用。人格的榮耀若能獲得高雅藝術的完美取向,則會凝結成一種堅固的文化信仰,從而能為現代企業和社會建立終極的心理支撐。

                          希望通過本次峰會,以藝術為載體永續智慧人生,發掘領導干部的人生智慧,以藝術作品影響社會,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的主流價值,探索高端藝術平民化之美,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之美,是走出藝術拜金主義的怪圈,不沾銅臭氣,崇尚清正廉潔之風的正能量。為熱愛藝術的企業與個人打開一扇零距離接觸交流的大門,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策劃 編輯:付秋霞

                       

                  万达彩票